明清皇家陵寢
(胡平生教授)
胡平生教授
胡平生,196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,1981年北大中文系古文字研究生毕业,文学硕士。现任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与文物考古中心主任、研究员,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。为中国诗经学会理事,古文字研究会、秦汉史学会会员。长期从事出土简牍帛书、古文献与文化史研究,主持阜阳汉简、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整理工作。主要著作有《阜阳汉简诗经研究》、《孝经译注》、《胡平生文物简牍论集》、《中国古代文化史‧古代礼仪制度》、《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‧嘉禾吏民田家别》、《龙岗秦简》、《敦煌悬泉四时月令诏条》、《敦煌悬泉汉简释粹》及论文译作近百篇。他先后在日本关西大学、东京大学、法国巴黎高等实验学院、伦敦大学亚非学院、香港中文大学、台湾中国文化大学、文哲所等院所任客座研究员或学术访问。
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明孝陵、明十三陵、明显陵、清东陵、清西陵和关外四陵,即东京陵、永陵、福陵、昭陵。明帝陵规模宏大,布局严谨,陵寝建筑及其历史遗存物较之前历代帝陵都保存得更完好,主要是满清入主中原后,採取怀柔政策,对明陵採取保护措施,故终清之世,明陵未曾遭遇大的破坏。清东陵、清西陵和明显陵,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逝世后,葬于南京市东郊,是为明孝陵。太祖传位皇孙朱允炆,即明惠帝。后来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变”,攻陷南京,夺取帝位,明惠帝不知所终,故没有陵墓。朱棣在北京西郊昌平选定陵址,历时8年修成长陵。此后,继任的皇帝除了明代宗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外,其馀十三个皇帝均在长陵左右相继建陵,是明代皇帝的主要陵墓区,通称十三陵。
十三个明代皇帝陵寝分别是成祖朱棣的长陵、仁宗朱高炽的献陵、宣宗朱瞻基的景陵、英宗朱祁镇的裕陵、宪宗朱见深的茂陵、孝宗朱佑樘的泰陵、武宗朱厚照的康陵、世宗朱厚熜的永陵、穆宗朱载垕的昭陵、神宗朱翊钧的定陵、光宗朱常洛的庆陵、熹宗朱由校的德陵和思宗朱由检的思陵。
此外,第十一个皇帝朱厚熜(明世宗,年号嘉靖)是由于其前任明武宗死后无子而得以入继皇位,继位后他便追尊其父兴献王朱佑杬为恭睿献皇帝,并将其位于湖广安陆州(今湖北锺祥)的陵墓进行大规模改建,并改称为显陵。显陵的建筑规模和祭扫制度与其他皇陵大体相同。
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天寿山燕山馀脉,自西向东形成一个山环,气势磅礡,雄伟壮观,十三陵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,营建时期历经二百馀年,整体建筑布局有周密规划,一条神道从石牌坊起,蜿蜒曲折长近20里,两翼的建筑、装饰繁而不乱。在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线上有一条显示帝王“尊严”的神道。陵区正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,过了石牌坊,为陵园之大宫门,这是陵园的总门户,是“祭陵”必经之道。两侧各有下马碑,上刻“官员人等至此下马”。大宫门居两山间,东为蟒山,西为虎峪山,正所谓“左青龙,右白虎”。
清人入关前的皇家陵寝称为关外四陵,即永陵、福陵、昭陵和东京陵。这四处陵寝的建筑风格与清人入主中原后的东陵、西陵不同,具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和明显的地方风格,修建时值清朝初兴,一切典制均属草创,规模虽不及明陵和入关后所建东陵、西陵,但论其建筑艺术,自有不可估量之价值。
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,距离北京125公里,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,共有帝陵5座,为世祖顺治孝陵、圣祖康熙景陵、高宗乾隆裕陵、文宗咸丰定陵、穆宗同治惠陵,慈禧太后的菩陀峪东陵也建在此。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,距北京130公里。若以北京为中心,东西二陵等距离居于两侧。清西陵共有帝陵4座,为世宗雍正泰陵、仁宗嘉庆昌陵、宣宗诡光慕陵和德宗光绪崇陵。
(完,长松寺公墓转载于民俗文化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