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s_dir():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. File(/home/cdcssgmgcld6c4sasvgtm/wwwroot/wp-content/plugins/wpdiscuz/themes/default)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(s): (/home/wwwroot/cdcssgm/:/dev/shm/php_session/:/tmp/) in /home/wwwroot/cdcssgm/wwwroot/wp-content/plugins/wpdiscuz/forms/wpdFormAttr/Form.php on line 140

欢迎来到龙泉长松寺公墓,成都公墓的品质之选!业务咨询:177 6128 6097

浅谈中国殡葬文化的四大精神内涵

中国殡葬协会

殡葬文化改革是殡葬行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,“厚养礼葬”的重点在“礼”,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,“礼源于俗,因俗制礼,以礼化俗,礼俗互动”等历史经验都体现了国家制度与民间习俗的融合。如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殡葬文化改革进程中找到共融点?为此,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,我们特邀专门从事中国思想史、中国文化史、儒学思想史、儒家经典诠释学、儒(孔)教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、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韩星教授,撰文《中国殡葬文化的四大精神内涵》,以期引导会员单位积极组织集体共祭、社区公祭、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,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,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,大力倡导网络祭扫、鲜花祭扫、踏青遥祭、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,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礼葬、保护生态环境、造福子孙后代结合起来,培育具有时代特征、民族特点、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。

殡葬是人类围绕个体自然生命死亡而展开的告别与祭奠活动,其文化内蕴是丰富而深刻的,体现了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、理解与把握。中国殡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然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殡葬文化,而最重要的是传承发展其内在的核心精神。

中国殡葬文化的精神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
一是哀戚之情。

人有喜怒哀恶欲各种情感,其中哀戚之情是丧亲以后的悲哀伤痛之情。《孝经·丧亲章》:“孝子之丧亲也,哭不偯,礼无容,言不文,服美不安,闻乐不乐,食旨不甘,此哀戚之情也。”哀戚之情源于人强烈的生命意识。生命只有一次,不可复归,死亡就是永远的失去,因此亲人的逝世给活着的人以沉重打击,使人产生不可抑制的悲痛之情。这种情感是殡葬活动的主导情感,贯穿于殡葬仪式的始终,弥散于参加殡葬活动的所有人,于是形成一种凝重、庄严的氛围,使得殡葬活动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感通、感应和关怀。儒家认为,哀戚之情是丧礼的本质。孔子说: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(《八佾》)“戚”就是礼的情感本质。在礼的情感本质与奢俭形式之间,孔子说与其走形式,不如守本质。

因此,殡葬文化就要寄托人们这种最强烈、丰富、深厚的哀戚情感。

二是孝道仁爱。

儒家认为,丧祭之礼的道德本质是由孝道推衍的仁爱。有一次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问题,孔子说:“无违”,不要违背丧葬之礼,要做到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(《论语·为政篇》)即父母活着时,要以礼相待,父母去世后,要按照规矩为他们安葬和进行祭祀活动,这都孝道的应有之义。由丧祭之礼所体现的孝道,进一步推衍出“泛爱众”的仁爱精神。《孔子家语·五刑解》引孔子的话说:“不孝者生于不仁,不仁者生于丧祭之礼无。明丧祭之礼,所以教仁爱也。能教仁爱,则丧思慕,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。丧祭之礼明,则民孝矣。”意思是说,不孝顺父母是由于缺乏仁爱引起的,缺乏仁爱又是由于不讲丧祭的礼仪引起的。

彰明丧祭的礼仪,是为了教导人们仁爱。丧祭的礼仪得到彰明,那么老百姓就会孝顺父母。

三是虔诚恭敬。

“逝者为尊”,对逝者的尊敬,从丧礼开始,延伸到祭祀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载孔子说:“敬鬼神而远之。”体现了一种敬而远之的理智态度与中道智慧。对于祭祀礼仪,孔子强调必须以虔敬之心亲自参加祭祀:“祭如在。子曰:‘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’”(《论语·八佾篇》)强调的是对祭祀对象的尊崇以及自身的崇敬之心,在祭祀过程中体验到与其沟通。

因此,祭祀不只是一套礼仪形式,而是致诚敬于逝者以通死生之界限,使幽明不隔,古今同在。诚则相感,思则相通。临祭之时,致诚敬以求宛如活现于我之前。

四是以人为本。

《左传》僖公十九年:“祭祀,以为人也。民,神之主也。”祭祀礼仪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。《荀子·礼论》中也谈到:“祭者,志意思慕之情也,忠信爱敬之至矣,礼节文貌之盛矣,苟非圣人,莫之能知也。圣人明知之,士君子安行之,官人以为守,百姓以成俗。”这是说,祭祀是借以表达人的思慕之情,忠信爱敬之意,是人道精神的体现,是祭祀的本质之所在。

正因为如此,儒家强调以“神道设教”的教化方式教化民众,通过祭祀礼仪的形式,以体现人文的精神,就是民本理念。

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,殡葬文化也是这样。一般而言,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相对稳定不变的,要构建新时代的殡葬文化体系,所传承的内容也在其精神内核;而文化的物质、制度层面,则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因革损益,文化创新也包括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长春市殡葬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召开
« 上一篇 2022-03-01 20:51
疫情时期的“网络祭扫”是满足特定情况下的需求
下一篇 » 2022-03-01 20:51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guest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